曲格列汀 ?项目技术转让
一、基本信息
1、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曲格列汀
CAS号 :865759-25-7;1029877-94-8(琥珀酸盐)
英文名称:Trelagliptin
汉语拼音:Qugelieting
化学结构式:
分 子 量:357.38
2、剂型
本品→为原料药,制剂为曲格列汀片。
3、适用症
用于治疗?= 2 \* ROMAN?II型糖尿病。
4、注册分类
按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本』品原料药及其制剂均属化学药品注册分类3.1类。
5、国内外上市情况
国外上市情况:武田制药(Takeda)在2014年3月7日宣布已向已向日本劳动福利部(MHLW)提交了糖尿病类新药trelagliptinsuccinate(曲格列汀琥珀︾酸盐,开发代码:SYR-472)的新药申请(NDA),该药用于?= 2 \* ROMAN?II型糖尿病的治疗。预计将于2014年底获得上市批准。
国内上∏市情况:暂无进口及临床申报。
二、专利情况
国内外暂无相关专利。
三、立题依据
1、立题背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是一种困扰全球的慢性高发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有3.47亿人患有糖尿病々,超过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04年,估计有340万人死于空腹高血糖带来的后果,2010年的估计死亡数字与之相似。据预测,到2030年糖尿病将成为全球第七大死亡原因。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I型或II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II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II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I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I型糖尿病∑ 通常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期,病人为了生存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II型糖尿病通常发生在成人,它与肥胖症、缺乏身体活动以及与不健康饮⊙食有关。这是更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占全世界糖尿病病例的90%)。疾病治疗可能涉及单纯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减少体重,或者口服药物或甚至ㄨ是注射胰岛素。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以下种类:
1.口服降糖药????双胍类(如二甲♀双胍);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苯甲ぷ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吡格列酮为Ⅱ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原研企业为日本武田药品有限公司,于1999年首先在美国和日¤本上市,2004年获准在我国进口,目前已在全球百余个国家销售和使用。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类糖尿病药物的代表药物之一,其口服■方便,适用于二型糖尿病人群,并能有效降低人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然而,吡格列酮的安ω全性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如其能增加患者︻体重和增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新近的一些证据表明,吡格列酮可能与患膀胱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当□ 前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证抗糖尿病的吡格列酮具有膀胱癌的风险,其临床应用前景黯淡。基于当前治疗糖尿病药→物的可替代性,癌症(cancer)的不可逆性等因素综合分析,都将导致吡格列酮在未来的药品市场中的销售量急剧萎缩,风光不再。随着艾可拓因为其膀胱癌风险逐渐被各个国家要▲求退市,其在中国的前景也不容乐观,加上之前葛兰素史克(GSK)公司的同类畅销药罗格列酮,因为存在『严重心血管安全问题,已被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严格限制使用。整个噻唑烷二酮类口服◥抗糖尿病药物都前途惨淡。
据了解,国内目前有吡格列酮制剂企业20余家,产品包括片剂、胶囊剂、复方制剂(与二甲双胍),商品名包括:艾可拓、瑞彤、艾汀、卡博平等,分别由天津武田药品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制药□、北京≡太洋药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等企业生产。哪怕中国没有要求此类药物的退市,没有跨国药企的学术推广,国内仿制药和同类的me too可能也会发现在推广这类药品时候的困惑,没有了丰富的临床证据,没有特别无法替代的疗效,可能所有在吡格列酮和其复方产品上的投资也都会付之一炬。
2.胰岛素类药物????此类药物为生物制剂,不可口服,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也呈现升高趋势。?= 2 \* ROMAN?II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虽然广泛,但是∩市场患病率高,全球用药人群广泛,有巨♂大的市场。
2、药理毒理
曲格列汀)是一种每周一次的二肽基肽酶IV(DPP-4)抑制剂,通过选择性、持∏续性抑制DPP-4,控制血糖水平。DPP-4是一种酶,能够引发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糖尿病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失活,而这2种肠降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抑制DPP-4,能够增加血糖水平依赖性胰岛素分泌,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3、临床应用∑及其优点
曲格列汀为DPP-4抑制剂,它的提交是基于在日本?= 2 \* ROMAN?II型糖尿病患者中开展的数个III期临床试验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曲格列汀的疗效←在所有试验中均得到了证实,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曲格列汀每周给药1次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有望●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有约3.5亿人患有糖尿病,据报道,中国就有超过1亿∞糖尿病患者。DPP-IV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糖尿病药物,已上市包括西他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等,其中首个上市的西他列汀年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其他同类药物由于同质性尚未有突出表现,而曲格列汀作为首个可以实现每周一次给药的◥小分子糖尿病药物,有望在激烈竞争中有突出表现。
四、可行性分※析
1、注册法规分析:申报该品种目前按照3.1+3.1申报,法规限制↘上没有特殊要求。
2、技术要求分析:质量控制体系不低于原研品种。
3、专利分析:暂无相关专利,可不涉及专利侵权等问√题。
4、综合分析:
(1)从临床Ψ 优势来说,口服给药服药便利,无需注射,疗效确切,每周给药1次便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可改善患者依从性等优点;
(2)从风险性来说★,该药在日本暂处于审批阶段,未来上市后市场竞争力暂不明确;
(3)从市场前ξ景来说,糖尿病市场巨大,治疗时间〓长,本品优势将在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突出,开发潜力大;
(4)市场定位准确,附加值高。